是药三分毒——乌头:孙英宝植物科学画科普(6)
是药三分毒——乌头
作者:孙英宝
说起乌鸦,在国外的很多童话里以不吉的形象出现,并经常陪伴着巫婆。在植物中也有跟乌鸦有关系的一个种,它名叫乌头。我国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介绍“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这是说它的主根在初生时像乌鸦的头,因而得名。
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虽然它的根长得不太惹人喜爱,但它紫色的花儿像个小头盔一样,如果大家在野外见到了一定会觉得它们很可爱!其实,现在人们已经培育出很多亮丽的栽培品种用来观赏,各地的植物园和公园里也常有栽培的。它不仅是一种漂亮的观赏植物,还可以治病。川乌、附子就是中药里常见的两味药,其实这两味药都是由乌头制取的,只不过川乌是由乌头的主根制成的,而附子则是由乌头的侧根制成的。川乌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附子可以用于治疗风寒、腹泻等症状。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尽管乌头既能治病又可观赏,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剧毒植物,它还有很多名字诸如“奚毒”“毒公”“五毒根”等。曾有古语指出“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乌头的威力了。乌头的体内含有大量的乌头碱,只需要几毫克的乌头碱就可以致人丧命。
那为什么它还可以入药呢?原来中药所用的乌头是需要用姜炮制之后,把毒性降到最低,才能服用,即便这样也不能过量服用。而野外生长的乌头未经炮制,更容易引起中毒。经常有报道提及乌头致人中毒或致人死亡的事件,而误食或过量使用乌头制成的中草药引起的最为普遍。由于它毒性剧烈,生食一片叶子即可引起强烈的中毒反应,出现口舌、口周灼痛、麻木感及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一旦发现是乌头引起的中毒,大家可千万不要大意,除了及时催吐外,还要及时将中毒者送往医院,并及时告诉大夫中毒的原因,以便监护治疗。
看来乌头这种植物比陪伴巫婆的乌鸦更加恶毒,如果在野外遇到乌头,千万要小心,不可以采来食用哦!
乌头(荀一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