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科学绘画
植物科学绘画
《中国灭绝与再发现植物之——柳州胡颓子(168)》
宝哥儿专业号 | 2025-8-9

消失风中的绿影:柳州胡颓子

(绝灭 EX)

柳州胡颓子(Elaeagnus liuzhouensis C. Y. Chang)

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灌木,中国特有种,产于广西。该种于 1980 年发表,模式标本于 1941 年采集于广西柳州,至今没有新的采集记录,有关专家去模式产地寻找也未能发现野外活体,因此 2013 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为绝灭等级(EX)。

图片

柳州胡颓子 Elaeagnus liuzhouensis C. Y. Chang

【孙英宝绘图,根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标本号 84582】

1. 花枝,2. 花,3. 花纵切面,4. 叶下面鳞片。

形态特征

植株无刺;小枝开展成 80-90 度的角,幼枝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灰黑色。叶纸质,倒披针状椭圆形,顶端骤渐尖,向基部渐窄狭成窄楔形,边缘反卷、波状,上面幼时密被星状细柔毛,成熟后脱落,干燥后黑褐色或褐绿色,下面灰白色,密被灰白色鳞片和鳞毛,混生少数淡褐色鳞片,侧脉7-9对,不规则分叉和开展,上面略凹下,下面凸起;叶柄褐色。花淡黄白色,被银白色和黄色鳞片;常1-3 花生于叶腋短小枝上,花枝锈色;花梗纤细;萼筒圆筒状漏斗形,在裂片下面和在子房上面均略收缩,内面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内面具淡白色星状柔毛,雄蕊的花丝基部三角形,比花药短,花药细小,矩圆形,约长1.1毫米;花柱直立,疏生白色星状柔毛,长不超过雄蕊,柱头尖。果实未见。

发现之旅:从寒冬偶遇到黯然消失

1941 年,中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济新来到柳州市沙塘镇,在一个名叫木棉村的地方偶遇到一株有趣的灌木:其身材不高,枝叶开散,叶片如纸,全身还有密集的白毛。当天正是元旦,天气清寒,此树不但叶片润绿如常,还开着细密的小花,散发出阵阵幽香。钟济新很快判断出它属于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密集的白毛是最容易辨识的特点。但具体是哪个种却一时无法判断。他采了两份标本(采集号 84582)带回去进行研究。

1960年,胡颓子科分类专家张泽荣教授判断其为胡颓子属的一个新种,初步将其命名为 Elaeagnus liuchouensis。1980 年,已是《中国植物志》胡颓子科撰写人的张泽荣教授,在《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上发文,将其正式定名为柳州胡颓子(Elaeagnus liuzhouensis C. Y. Chang)。然而,自 1941 年钟济新采集后,再无人发现过柳州胡颓子。

2013 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为绝灭等级(EX)。如今,柳州市尚有沙塘镇,但木棉村却已无处可寻。沙塘镇距柳州市中心仅有 7 千米,早已成为繁华之地。当年那株自在开花的柳州胡颓子或早已消逝于风中,唯有两份尘封的标本记录着它曾经的往事。

研究名人:发现银杉的植物学家钟济新

图片

钟济新先生像(1909- 9-1 ~ 1993-6-27)(引自网络)

柳州胡颓子的采集者是著名植物学家钟济新先生。他是广西植物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曾用野生萝芙木成功研制生产降血压药物,结束了中国依靠进口原料生产降压药品的历史。他最为人称道的事迹是发现了“国宝”银杉。数千万年前,银杉广布于北半球,植物学者曾在法国发现过它的化石。由于同期植物受到冰川袭击早已灭绝,国外植物权威们断言:银杉也是一种灭绝的“化石植物”。

1954 年,钟济新带学生到广西临桂县实习,听到一位农民提起附近有一片原始林区,山高坡陡,少有人烟。第二年早春,钟济新带队前往考察,经过一个多月的搜寻,并未有重大收获。4 月,钟济新再次带队前往,一直考察到 5 月中旬。有队员在红崖界发现了一株奇怪的树苗,认为是油杉。钟济新觉得不像,而很可能是另一种松科新种。他要求考察队员注意追寻它的母树。5月 16 日,队员们在红崖界一棵树挨一棵树地反复搜寻,终于在海拔 1300 米的伍家湾首次找到了母树,并采到了它已经开裂的球果。

图片

陈焕镛先生像(1890.7.12 ~ 1971.1.18)(引自网络)

此后,钟济新又收集了大量标本,送到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陈焕镛和匡可任手中。二人经过认真分析,判断其为松科新属新种。根据其叶片形似杉树,叶背为银白色的特征,命名为“银杉”。又经过古植物分类学家徐仁教授的鉴定,确认它就是在法国发现的银杉化石活体。这一发现迅速轰动世界,钟济新也作为银杉的发现者名留史册。

图片

银杉 Cathaya argyrophylla (冯钟元绘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1938 年,植物学家杨衔晋就在四川金佛山采到了银杉标本,可惜未能引起重视。而钟济新凭借特有的执着与敏锐,终于使银杉展露真容,成为中国的骄傲。

所属类群:价值极高的胡颓子属植物

柳州胡颓子为胡颓子属植物,该属植物在中国约有55种,是极富潜力的经济作物之一。胡颓子属植物的果实虽不显眼,却符合现代营养的要求。首先,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有机酸,口味适宜。本属中的著名果树沙枣,自古就是西北闻名的珍果。其次,其果实出汁率很高,适合制作果汁;再次,本属植物的果实大多在春天成熟,此时正是水果青黄不接的季节,正好弥补市场的鲜果空白。

胡颓子属植物还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本属中有许多美丽的灌木,叶片四季常绿,花朵清香扑鼻,果实嫣红欲滴,配合独特的银白色叶片,极富美感。研究表明,胡颓子属植物还能吸附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种植在园林中有净化空气之效。

胡颓子属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加之萌蘖力强,很容易形成密集的灌丛。在西北荒漠地区,它们是重要的治沙植物,可改良土壤,绿化荒山。此外,胡颓子属还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亦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柳州胡颓子 Elaeagnus liuzhouensis C. Y. Chang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